如果邓丽君还在,今天是她65岁生日。
最新的关于邓丽君的讯息,是taiwan媒体报道电视剧《邓丽君》即将开拍,饰演邓丽君的是同样长相甜美的taiwan女艺人陈妍希。而电视剧的主场景地位于福建省平潭县的龙南村,在电视剧拍摄结束后,它将作为影视主题公园永久落户平潭,为全世界各地的“邓迷”提供一个聚集、体验和交流的平台。
尽管电视剧未开拍,其硬件准备也足以见邓丽君在两岸的影响力。实际上,邓丽君这一辈子并未曾踏入大陆,但她的歌曲,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两岸互相了解的桥梁。
在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文工团的夜晚,小号手陈灿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盒磁带,和刘峰、萧穗子、郝淑雯一起,关上门窗,一脸神秘地打开录音机。再扯下一块红布盖住播放器上方,说:听她的歌,就得有气氛。录音机里传出的,就是邓丽君的《浓情万缕》。
后来刘峰借去了这盒磁带,如痴如醉地反复听。他对林丁丁说:我觉得这歌都是唱给我一个人听的,净往心里钻。“爱的日子里/叫人难忘记……”邓丽君的歌,唤起了那个时代文工团青年对个人情感的渴望。
有学者认为,当时具有犯禁意味的“偷听”,显示出听众对这种声音诱惑力的难以抗拒,也体现出公众对另一种不同于主流政治声音的迷恋。(《声音政治:八十年代流行乐坛的邓丽君、崔健及费翔》 郭剑敏)
无论如何,邓丽君甜美柔和、亲切自然的歌声,对于刚刚从激烈政治运动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有着极大的抚慰与唤醒作用。
▲邓丽君 图片来源:新京报
2
除了《浓情万缕》,邓丽君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再见我的爱人》、《月亮代表我的心》也时常成为电影中萦绕不去的旋律。为了纪念她,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许鞍华导演的《千言万语》甚至直接拿她的歌名作为电影名字。
有人曾诗意地描述道:“邓丽君的歌,是灰暗世界中的一抹鲜亮,是沉闷天宇中的一声莺啼,是茫茫荒漠中的一泓清泉,是特殊社会中的缕缕柔情。”除了情感上的给予,邓丽君也影响了大陆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
1979年年末,伴随着电视纪录片《三峡传说》的播出,由李谷一演唱的《乡恋》迅速地风靡大江南北,但由于歌词与当时的文艺界主流较格格不入,李谷一明显模仿邓丽君的唱法也很快地招来了批评的声音,指责歌曲“嗲声嗲气,矫揉造作”。邓丽君的歌也由此被认为是“靡靡之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邓丽君的歌也逐渐“解禁”。1985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题为《邓丽君说:真高兴,能有电话从北京来》的新闻报道。这被认为是大陆新闻界,对邓丽君的第一次正式的新闻采访报道。
▲邓丽君 图片来源:新京报
3
实际上,今天大陆乐坛的许多成名已久的歌手,如那英、田震、毛阿敏、杨钰莹等,均表示过自己受到邓丽君影响,而走上了流行音乐的道路。甚至在近年大陆的选秀节目中,也有年轻的90后华人歌手因模仿邓丽君而走红。可见邓丽君影响力之久远。
而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邓丽君带动的不仅是流行音乐的启蒙与发展,也刺激了当时音像经济的发展。知名乐评人金兆钧接受记者采访曾说过:“那时候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一年就卖掉800万盒卡带,一年一座大楼拔地而起。”
可以说,邓丽君的歌声,不仅连接起两岸共同的情感记忆,还介入了两岸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在中国,以邓丽君命名的纪念馆有两座,分别是taiwan邓丽君纪念馆和北京邓丽君纪念馆。两岸以纪念邓丽君为主题展开的各种音乐活动也层出不穷。
尽管华人音乐圈每个年代都可能诞生不同风格的歌手偶像,但邓丽君却一直是难以被用来对比的独特存在。是她的唱腔难以模仿和超越吗?还是她的歌曲立意高度无法逾越?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已经和她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那个特殊的环境,已然难以复刻